我们过去对于村庄的印象一直是,一条泥土路、三五片农田、七八间院落,萧条陈旧……
但是花都的诸多古村落,充满南粤传统韵味,古朴、清新,走进它们,便如同走进另一个时空。
“它们历史文化底蕴深厚。古祠堂、古庙宇、古民居、古桥、古树、古井、古巷,随便拿出来都上百岁了。
它们是世俗和文艺的结合体。随时飘出的炊烟、菜香、锅铲叮当声、叫卖声,这里有生活。但是,当你听到悦耳的风铃声,看到背着画夹写生的人时,又感觉恍惚。
徘徊在这些地方,看着村民下棋对弈、老婆婆坐在屋前晒太阳、几个小孩在逗猫玩,时光悠闲懒散,让人渴望停留。”
塱头村——古旧建筑让你入迷
塱头村是个有642年历史的古老村庄,曾被《中国国家地理》杂志收录。主要分为塱东、塱西两部分,是黄姓家族于南宋时期从南雄珠玑巷迁移到此地发展起来的。
塱头村建筑规模宏大,共有保存完整的明清建筑近200座。
其中宗祠、书院等共有30座。
民居的滴水、屋脊广泛使用精妙绝伦的灰塑装饰,麒麟、喜鹊、双狮等图案争相斗艳。
青云桥上,红线女曾在这里唱过粤剧。
贞节牌坊不可不看。牌坊高约3米,为塱头村十一世祖(朗头第五代)黄宗善的儿媳崔氏夫人所立。
当年南海县令黄祯在30岁时染病身亡,而崔氏才24岁,她活到103岁去世,79年间始终未再嫁,乾隆皇帝亲自下旨立碑纪念这位夫人。
导航地址:花都区炭步镇西南面
高溪村——原汁原味的古朴清幽
据传开村于清朝嘉庆年间(1796~1821年),是王姓族人自山西太原迁到花都的长山脚下,以「植槐门第」自居。解放前曾叫高路,后改名叫高溪村。
高溪村的村口,有一棵上百年的古老榕树,屹立在此守护着一代代的村民,正如一代代的村民守护着这古老的村庄
走进村子,只见由古民居、祠堂、炮楼、书舍、古巷道等构成的古朴宁静。其中的田心庄民居、献堂家塾、欧阳可辉名宅等,已被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。
中西合璧的适庐,听说房主是华侨,房子有亲戚打理,在当时有用到灰塑,窗户都有艺术感,可见房主当时的实力了。
古朴宁静的田心庄。
建筑的细节里均是精雕细琢,充满了艺术感和美感!
献堂家塾是田心庄的主体建筑,规模最大也最精美。
以献堂家塾为中轴,呈左右对称分布,各有民居四列,每列民居前后有五座单体建筑,以横巷间隔整齐划一。前排八座民居建筑尤为精美,建筑风格与形态一致,相传是献堂公八个儿子的住所。
导航地址:花都区花东镇,在花东镇城区西北约2公里处。
港头村——四水归源 东隅港头
港头村在花东镇东南部,原名港洲村,是根据地形地貌而得此名。
洲,有岛之意。
村中古建筑以始祖文孙曾公祠为中轴线,向东西两旁延伸,均为明清两代建筑风格,现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有60座。
其中祠堂、书院、厅堂6座,其余为民居。
转个弯,穿过林荫路,世界为你我安排了不同的画风。
我们即使相邻,时间停住呼吸的时候,相邻的我们,收藏着彼此的独特记忆。
导航地址:花都区花东镇,花都大道旁。
远离城市的繁华喧嚣
感受久违的宁静古村
找个周末去发现这些古朴村落
给自己增加生活的诗意吧~
倚峰户外论坛
分享户外知识。凝聚团队精神。请加微信号:13710422620
倚峰户外官网:http://gzyfhw.360jlb.cn/
微信扫描,关注倚峰户外公众号,精彩活动与你共享。
【老朋友】点击右上角按钮,将本文分享到朋友圈
{{el.itemTitle}}
{{el.itemStyleClassTitle}}
{{el.itemStyleClassTitle}} {{el.itemStyleClass2Titles}}
我们过去对于村庄的印象一直是,一条泥土路、三五片农田、七八间院落,萧条陈旧……
但是花都的诸多古村落,充满南粤传统韵味,古朴、清新,走进它们,便如同走进另一个时空。
“它们历史文化底蕴深厚。古祠堂、古庙宇、古民居、古桥、古树、古井、古巷,随便拿出来都上百岁了。
它们是世俗和文艺的结合体。随时飘出的炊烟、菜香、锅铲叮当声、叫卖声,这里有生活。但是,当你听到悦耳的风铃声,看到背着画夹写生的人时,又感觉恍惚。
徘徊在这些地方,看着村民下棋对弈、老婆婆坐在屋前晒太阳、几个小孩在逗猫玩,时光悠闲懒散,让人渴望停留。”
塱头村——古旧建筑让你入迷
塱头村是个有642年历史的古老村庄,曾被《中国国家地理》杂志收录。主要分为塱东、塱西两部分,是黄姓家族于南宋时期从南雄珠玑巷迁移到此地发展起来的。
塱头村建筑规模宏大,共有保存完整的明清建筑近200座。
其中宗祠、书院等共有30座。
民居的滴水、屋脊广泛使用精妙绝伦的灰塑装饰,麒麟、喜鹊、双狮等图案争相斗艳。
青云桥上,红线女曾在这里唱过粤剧。
贞节牌坊不可不看。牌坊高约3米,为塱头村十一世祖(朗头第五代)黄宗善的儿媳崔氏夫人所立。
当年南海县令黄祯在30岁时染病身亡,而崔氏才24岁,她活到103岁去世,79年间始终未再嫁,乾隆皇帝亲自下旨立碑纪念这位夫人。
导航地址:花都区炭步镇西南面
高溪村——原汁原味的古朴清幽
据传开村于清朝嘉庆年间(1796~1821年),是王姓族人自山西太原迁到花都的长山脚下,以「植槐门第」自居。解放前曾叫高路,后改名叫高溪村。
高溪村的村口,有一棵上百年的古老榕树,屹立在此守护着一代代的村民,正如一代代的村民守护着这古老的村庄
走进村子,只见由古民居、祠堂、炮楼、书舍、古巷道等构成的古朴宁静。其中的田心庄民居、献堂家塾、欧阳可辉名宅等,已被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。
中西合璧的适庐,听说房主是华侨,房子有亲戚打理,在当时有用到灰塑,窗户都有艺术感,可见房主当时的实力了。
古朴宁静的田心庄。
建筑的细节里均是精雕细琢,充满了艺术感和美感!
献堂家塾是田心庄的主体建筑,规模最大也最精美。
以献堂家塾为中轴,呈左右对称分布,各有民居四列,每列民居前后有五座单体建筑,以横巷间隔整齐划一。前排八座民居建筑尤为精美,建筑风格与形态一致,相传是献堂公八个儿子的住所。
导航地址:花都区花东镇,在花东镇城区西北约2公里处。
港头村——四水归源 东隅港头
港头村在花东镇东南部,原名港洲村,是根据地形地貌而得此名。
洲,有岛之意。
村中古建筑以始祖文孙曾公祠为中轴线,向东西两旁延伸,均为明清两代建筑风格,现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有60座。
其中祠堂、书院、厅堂6座,其余为民居。
转个弯,穿过林荫路,世界为你我安排了不同的画风。
我们即使相邻,时间停住呼吸的时候,相邻的我们,收藏着彼此的独特记忆。
导航地址:花都区花东镇,花都大道旁。
远离城市的繁华喧嚣
感受久违的宁静古村
找个周末去发现这些古朴村落
给自己增加生活的诗意吧~
倚峰户外论坛
分享户外知识。凝聚团队精神。
请加微信号:13710422620
倚峰户外官网:http://gzyfhw.360jlb.cn/
微信扫描,关注倚峰户外公众号,精彩活动与你共享。
【老朋友】点击右上角按钮,将本文分享到朋友圈